史蒂夫·喬布斯

史蒂夫·喬布斯

賈伯斯的生父阿卜杜法塔赫·詹達利(Abdulfattah Jandali) 是一名出生於敘利亞的移民,信仰伊斯蘭教,母親是家庭主婦。祖父是白手起家的富翁。阿卜杜法塔赫·詹達利在黎巴嫩念貝魯特美國大學,然後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國際政治博士學位。他在一門課裏當助教時遇見了賈伯斯的生母喬安那·西貝爾(Joanne Carole Schieble)。喬安那出生於威斯康辛州的農場,家裡信奉天主教。阿卜杜法塔赫·詹達利想娶喬安那·西貝爾,然而阿卜杜法塔赫·詹達利是穆斯林,喬安那的父親堅決反對這門婚事。未能成婚的喬安那最終只能前往加州舊金山生下了賈伯斯,透過一位接生醫生安排交給喬布斯後來的養父保羅·喬布斯(Paul Jobs)及養母克拉拉·哈戈匹安(Clara Hagopian)撫養長大。

早年

編輯

早年,史蒂夫·喬布斯在加利福尼亞州布洛斯阿圖斯的家

電子和電腦產業萌芽的時代,喬布斯的養父最初是一名從事改裝並銷售二手汽車的商人,並在喬布斯生活中經常給予他接觸機械設備的機會,其後他認為自己受到家庭的影響而喜愛精密的設備。喬布斯在早年曾經是一名智商高但不擅長學習的學生,後被其老師發掘才能而得到身邊人的認同。他在曲折的學校生涯逐漸接觸到電子設備如無線電設備的安裝製作。[7]:第一章:童年 學校

在高中時期,喬布斯透過朋友比爾·費爾南德斯認識了後來的Apple I的創作者斯蒂夫·沃茲尼亞克。二人在這段時期一起聽音樂和製作電子儀器,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藍盒子的盜打電話裝置。二人銷售此設備從而賺到了一筆錢。[7]:第一章:奇特的一對

喬布斯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宅基高中(英語:Homestead High School (Cupertino, California))畢業後,沒有選擇學費相對便宜的州立大學和就在自己家旁邊的斯坦福大學,轉而選擇了當時充滿嬉皮士精神和自由精神的里德學院。里德學院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是全美學費最貴的私立學院之一。在校期間,除了日常學習,喬布斯研究佛教禪宗、節食以及各種同齡人的荒唐事。有着同樣愛好(佛教禪宗)的羅伯特·弗里德蘭成了他的精神導師,後來喬布斯的一些行為也是從他那裡學來的。當喬布斯「發現此人的本質」後便離開了他。[16]喬布斯厭倦了大學的主修課程,認為昂貴的大學學費耗費了父母的大量金錢卻學不到有用的東西,於是決定休學[17]。儘管已經休學,里德學院允許喬布斯旁聽書法美術設計課等課程,並住在學校宿舍。學習書法美術課使喬布斯日後對電腦軟件字形美學處理特別重視。[18][7]:第三章:出離

1974年,結束了18個月的校園生涯後,喬布斯到雅達利公司工作,任技術員。之後他遠赴印度,艱苦旅行了七個月,尋找精神導師。1975年,喬布斯再次回到雅達利公司工作,找到沃茲尼克開發「打磚塊」遊戲。[7]:第四章

創業

編輯

隨着技術的發展,電腦由政府操縱社會的象徵變成了反主流文化的工具之一。1975年的阿爾泰(Altair)電腦及圍繞此電腦成立的「自組計算機俱樂部」(The Homebrew Computer Club)極大推動了個人電腦的發展[19]。參與其中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活動中受到感染,決定開發自己的電腦[20]。

喬布斯說服了他,讓沃茲尼亞克發明的電腦成為商品。1976年,21歲的喬布斯在自家的車房裡與26歲的沃茲尼亞克成立了蘋果公司[21][7]:第五章。他們製造了世界最早商業化的個人電腦,並稱為Apple I。[7]:第五章

喬布斯將Apple I 批發給當地的電腦連鎖經銷商,獲得了初步的成功。但那個時代個人電腦製造廠商如雨後春筍的出現,面對IMSAI 8080、SOL-20等競爭對手,Apple I顯得相當的簡陋。喬布斯找到了更多資金和設計人員,與沃茲尼亞克一同開發更為正式的產品Apple II。這時喬布斯找到了邁克·馬庫拉作為合伙人管理公司,並給予其1/3股份。[7]:第六章

為了把Apple III作為Apple II的後續機型,喬布斯曾寄厚望於Apple III,但Apple III的失敗使得他決定將精力轉移到新的機型Lisa上。1979年,在這台以他女兒名字命名的機器設計之初,喬布斯參觀施樂帕羅奧多研究中心,接觸了自然編程與網路的最新研究,他雖然沒能發現前兩者在未來的重要性,但他卻注意到了1973年少量製造的實驗性電腦alto,其搭載的圖形用戶界面使他大為驚嘆,回到蘋果後立刻組織了工程師啟動研發工作。在施樂對此項實驗技術並不感興趣的時候,喬布斯決定將此技術應用於Lisa。但其與馬庫拉的衝突導致馬庫拉將Lisa項目交予另一人管理,喬布斯被解除了研發部的副總裁職務,只擔任董事會的非執行董事長。[7]:第八章 施樂與麗薩

失意的喬布斯另起爐灶,重新組建團隊設計新產品。在這個名為麥金塔(Macintosh)的項目[22]中,喬布斯先是獲得了團隊的控制權,再透過挖角等手段組織起新團隊。他帶領團體將施樂學習得來的技術應用到系統之上,並親自參與機器的外觀設計等工作。[7]:第十至第十二章

1984年1月,史蒂夫·喬布斯與溫德爾·布朗為蘋果電腦(Macintosh)推出Hippo-C軟件

隨着蘋果的業務壯大,以及馬庫拉辭任執行長一職,蘋果公司需要新的執行長。馬庫拉和喬布斯找到了當時任職百事可樂公司的約翰·史考利。經過多次磋商,喬布斯對他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改變整個世界?」史考力隨後欣然前往蘋果公司,出任執行長。1984年,首台麥金塔電腦推出,蘋果公司打出電視廣告《1984》,廣告模仿喬治·奧威爾的著作《一九八四》,引起很大回響。麥金塔早期的熱賣也使喬布斯成為了Lisa和麥金塔團隊(被喬布斯合併)的主管,在公司的影響力大增。[7]:第十五章

但是隨着1984年底麥金塔銷量的下滑,以及麥金塔開發團隊部分成員及沃茲尼亞克的離去[23],喬布斯被公司員工甚至董事會認定為公司發展的障礙。包括馬庫拉在內的董事會成員要求史考利調動喬布斯,喬布斯曾試圖與史考利角力,卻最終被公司大部分員工拋棄。史考利任命他為「全球架構師」,喬布斯制定了除掉史考利並接管蘋果的計劃,但計劃卻最終敗露。1985年9月17日,喬布斯決定辭去董事長職務,賣掉絕大部分的股份,另起爐灶成立了以生產工作站為主業的NeXT公司,同時有5名蘋果公司高級員工跟隨喬布斯前往NeXT[24][7]:第十七章。

NeXT及動畫公司時期

編輯

NeXT電腦公司的主要產品是NeXT電腦及基於Unix的NeXTSTEP作業系統。1985年年底,喬布斯曾對公司員工稱產品應該定在18個月內推出。一年後,產品推出時間遙遙無期,面對現金周轉不靈的問題,他開始尋找風投。最後,他得到億萬富豪羅斯·佩羅的關注,羅斯·佩羅為公司注資之餘還協助其推廣產品。1988年10月,NeXT電腦發布,並於次年正式銷售,原計劃每月銷售10000台,最終卻只達到400台/月的實際銷量。[7]:第十八章

另一方面,1986年喬布斯花費1000萬美元(70%的股份)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盧卡斯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成立獨立公司彼思動畫製作室。該公司最初曾以銷售製作動畫的電腦及製作動畫的軟件獲利,並曾銷售設備給迪士尼。喬布斯入主公司後,除了運作軟硬件銷售的主業更提攜製作3D動畫作品的人才,使動畫製作逐漸成為公司的主業。喬布斯即使在公司開支整體削減的情況下,仍願意私自掏錢支持動畫製作部門。在軟硬件銷售陷入困境之際,約翰·拉薩特製作的動畫片《小錫兵》獲得了1988年奧斯卡動畫短片獎,提振了公司的名聲。迪士尼最初曾打算挖角拉薩特,但感謝喬布斯支持的拉薩特決意留下,迪士尼於是與皮克斯簽訂3D動畫製作協議。在之後十年,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三維(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三維(3D)立體長篇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7]:第十九章

回歸蘋果

編輯

2005年1月11日,史蒂夫·賈伯斯在舊金山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的講台上

喬布斯離開蘋果電腦公司後,公司的開發主管一職落入讓-路易·加西手上,他之前是蘋果公司的法國分公司主管。加西將蘋果的產品線推向兩個方向,即更「開放」和更高價,他認為不應該銷售低端低利潤的蘋果產品。加西的政策致使蘋果產品的售價越來越高,公司曾有一個叫「Drama」的低端項目,最終也被加西叫停。1990年,隨着蘋果的銷售下滑,加西的政策開始引起廣泛爭議並最終將其拉下馬,邁克爾·斯平德勒繼任。之後,約翰·史考力於1993年辭去CEO職位,斯平德勒接任。他在任期間大力推廣低端電腦如Macintosh Classic、Macintosh IIsi、Macintosh LC。以及執行繼續生產Apple Newton及開發Copland操作系統的政策,他亦曾參與蘋果與IBM、SUN、飛利浦的併購談判。1996年,吉爾·阿梅利奧接任其職位。[7]:第二十二章

另一方面,NeXT由於硬件銷售不暢,在1993年中止了硬體業務,轉為專注於與Sun的OPENSTEP的軟件市場開發上,與公司最初的發展計劃相去甚遠。[7]:第二十二章

1996年蘋果電腦公司的經營管理陷入困局,市場佔有率由鼎盛時的16%跌到4%。業務的衰退、市場佔有率的丟失,使得各界開始期盼有能者管理蘋果公司。由於Copland的開發計劃陷入僵局,阿梅里奧急需與外間公司合作以開發一套替代系統,讓-路易·加西的BeOS和喬布斯的NeXTSTEP成了選擇對象。

經過喬布斯的公關手段,蘋果最終決定以收購NeXT的方法獲取了他們公司OPENSTEP操作系統及開發人員,並最終導致其公司老闆喬布斯回歸蘋果並於1997年取代阿梅里奧。喬布斯回歸後大幅度改革公司管理,停止其認為不合理的產品研發生產。在其主導下,微軟和蘋果結束了多年的專利紛爭,微軟向蘋果注資1.5億美元以換取蘋果的無投票權股份,這為當時上一財年虧損10億美元,「還有90天就破產」(喬布斯自稱)的蘋果帶來重要支持。[7]:第二十三章

回歸蘋果的iCEO(臨時首席執行官)喬布斯,除了整頓公司內務外,更試圖重建一個全新的蘋果公司。他一方面與過去合作過的Chiat/Day廣告公司合作推出「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廣告(Chiat/Day正是以前製作過「1984」廣告的公司),更重用曾打算離開的設計部門主管強尼·艾夫,提升公司對外觀設計的重視度。蘋果開始研發新產品iMac,以及後來的OS X操作系統。[7]:第二十四章

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彩色與透明設計在美國和日本大賣,使蘋果電腦度過財政危機。蘋果在之後推出深受大眾歡迎的Mac OS X操作系統,喬布斯也從臨時CEO轉為正式CEO。[7]:第二十六章

皮克斯與迪士尼

編輯

1990年代中期,迪士尼自身的動畫製作模式開始與時代脫節,而其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合作則獲得極大的成功。由邁克爾·艾斯納主導的迪士尼與皮克斯的矛盾,於2000年後爆發出來。2002年,艾斯納公開批評蘋果的軟件損害創作者利益,他與喬布斯的分歧公開化,又迫使與喬布斯關係良好的洛伊·愛德華·迪士尼離開董事會。艾斯納強調迪士尼擁有與皮克斯合作製作的動畫片的版權。2005年,在董事會的推導下,鮑勃·艾格接任艾斯納的職位,並與喬布斯修好。最終雙方達成共識,迪士尼以換股形式收購皮克斯,喬布斯以7.4%的股份成為迪士尼的大股東,卡特穆爾成為迪士尼動畫的董事長,拉薩特出任首席創意官。[7]:第三十二章

數位中樞理念

編輯

2000年科網泡沫破裂後,很多專家認為PC將會走向衰落,蘋果的Power Mac G4 Cube也在當年慘遭滑鐵盧。喬布斯提出要將PC設計成「數位中樞」以接駁其它電子產品,並堅持強化外觀設計。他一方面聘用提姆·庫克為運營主管,加強公司營運,縮短產品流轉周期;另一方面嘗試在店鋪租金昂貴的地段開設專賣店並大獲成功。[7]:第三十二章

在「數位中樞」的理念推動下,一款音樂播放軟件的開發團隊被蘋果招募並開發出後來的iTunes,蘋果的喬納森·魯比·魯賓斯坦和托尼·法德爾也開發了時尚的iPod便攜播放器,這成為了蘋果的音樂播放器解決方案。蘋果利用iTunes Store在線銷售音樂並傳輸到iPod或iMac上的模式,一方面擊敗了以往唱片公司的音樂訂閱模式,另一方面又為音樂製作人帶來了一條可以與盜版音樂網站抗衡的正版銷售道路,並推動其硬件產品的銷售,實際上產生出一套「音樂人-唱片公司-蘋果」的產業鏈。[7]:第三十章

在桌上機方面,除了不斷推出強調外觀設計的產品外,由於摩托羅拉逐漸減少對PowerPC架構CPU的支持,經過多年的磨合,蘋果終於在2005年摒棄過往的架構使用英特爾的CPU和GPU。[7]:第三十三章

2005年,iPod銷量達到2000萬台,在公司營銷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喬布斯等人開始意識到,手機正在蠶食包括數碼相機的市場份額,同樣地也有可能會蠶食iPod的市場份額。然而危機也是轉機,蘋果公司開始研究可以打電話的iPod。最初他們以iPod的轉輪設計為基礎,但後來公司的平板觸摸電腦項目啟發了喬布斯,喬布斯決心將這個項目的技術應用在手機上。經過與康寧公司的合作,蘋果設計出以金剛玻璃為面板的多點觸控平板手機。

2007年6月29日,這款名為iPhone的手機正式面世,使用iPhone OS,此系統後更名為iOS。[7]:第三十五章

iPhone的另一劃時代意義在於,它及後來的iPad開始使用App Store「應用商店」,一個專為硬件設計的軟件銷售網站。在當時軟件還很多是透過光碟等實體媒介銷售,要到街上購買再回家用光碟讀取機安裝,而在線銷售軟件可以追溯到Steam,但真正大規模應用的是從蘋果公司開始。應用銷售既方便了開發者和用戶,又為蘋果公司帶來了硬件銷售以外的分成收益。應用開發者甚至因此而壯大,在不需要龐大投入(例如壓片、實體銷售店面)的前提下,數位個人開發者就能製造出一款收益達上百萬的應用程式。[7]:第三十七章

2007年5月,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蓋茨 在第五次 D: All Things Digital 會議 (D5)

2007年,喬布斯在公司會議上聽取了埃維的意見,停止開發小筆電轉而開發平板電腦,其設計來源是公司在2004年註冊的一項專利。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喬布斯被員工說服放棄使用Intel Atom處理器,改用跟iPhone一樣的ARM架構處理器並為此收購了一家設計ARM架構CPU的公司(另一說法是蘋果和英特爾就價格談判上未有達成一致)。2010年1月27日,喬布斯於發表會上正式公布了首款使用iOS系統的iPad平板電腦,產品發布初期,美國各大媒體紛紛表達失望之意,各種可能的缺點進行批評,例如儲存空間、尺寸太大、平板專用的APP不足、續航力令人質疑、無相機功能、不支援多工、產品定位模糊等等,如偉創力的總裁勃克Sean Burke表示:「iPad很像大一點的iPod,不夠令人驚喜。」[25]但這些反對聲音在iPad正式發售後漸漸消失,iPad獲得了大量的讚譽。

2011年3月2日,儘管處於休假狀態,喬布斯仍然不負眾望出席了iPad 2產品發表會,並推出iOS 4.3。[26][27]

在他的任職後期,喬布斯面對其競爭對手Google(試圖建立與蘋果類似但完全開放的手機平台安卓)和Adobe(其跨平台架構Flash與蘋果的應用商店有一定程度上的衝突),採取各種手段試圖將其封殺,並在應用商店的審核方面建立更加嚴格甚至受到用戶詬病的審查機制。[7]:第三十八章

在其辭職之前,2011年6月7日身患重病的喬布斯還為庫比蒂諾的蘋果新總部建設可行性接受市議會的諮詢,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公開媒體上主動露面[28][29][30]。

2011年8月24日,喬布斯辭去蘋果公司執行長職位,董事會任命原營運長提姆·庫克為公司的新任執行長,喬布斯當選為董事長。[31][32]

健康問題及辭世

編輯

喬布斯在1997年以後開始出現健康問題。他罹患了腎結石等疾病,這間接讓他發現了自己的癌症。2003年10月,在一次例行的腎臟和輸尿管檢查中,醫生無意中在結果上發現了他的胰臟腫瘤,由此確診胰腺癌。經檢查,醫院認為他得的是胰島細胞或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並建議他進行手術。但喬布斯拒絕手術,並接受了9個月的替代療法,希望阻止癌症發展,但因為沒有得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才在2004年9月開始接受手術。手術後,檢查發現癌細胞轉移至肝臟。[7]:第三十四章哈佛研究員Ramzi Amri認為喬布斯如果沒有拖9個月,而是及時手術,他應該能活得更久。但另一位醫學教授David Gorski認為那9個月的替代療法對喬布斯的壽命影響很小[33]。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癌症中心的主任Barrie R. Cassileth[34]認為喬布斯對替代療法的信念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35]。《喬布斯傳》的作者Walter Isaacson說喬布斯後來為自己沒有及時進行手術而後悔。[36]

他嘗試的替代療法有素食、針灸、草藥治療、果汁排毒、清空腸道等,還求助過通靈師。

[37]

在2005年的斯坦福大學演講中,他對公眾提到自己的癌症。[18]

2008年,喬布斯被確診為癌細胞擴散。他一方面對外宣稱自己「荷爾蒙失調」,一方面嘗試各種治療癌症的方法。缺席多次重要的公司展會後,喬布斯於2009年1月決定休假。在醫生的勸說下,他決定嘗試肝臟移植手術。利用排位機制他獲得了一個車禍死者的肝臟。肝臟手術發現喬布斯的肝腹膜有斑點及癌症可能已經轉移,手術後他更是感染了肺炎,一度處於死亡邊緣。後經休養後恢復並回到蘋果公司工作。[7]:第三十六章

2010年11月初,喬布斯的身體狀況開始再次變差。在醫生確診其癌症再度惡化後,2011年1月他再度休假,由提姆·庫克負責公司日常管理。到了7月,他的癌症已經擴散到全身。[7]:第四十章喬布斯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周內,已經虛弱得不能自行上樓梯,儘管這樣,他仍然與風險基金經理人杜爾(John Doerr)、蘋果公司董事康柏(Bill Campbell)和迪士尼公司執行長伊戈(Robert Iger)等告別,與蘋果公司的人商討iPhone 4S發布會意見,與獲得其授權的傳記作者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對話,[38][39]與好友奧爾尼希(Dean Ornish)醫生到日本料理店吃壽司。[40]

在史蒂夫·喬布斯逝世當晚,位於庫比蒂諾的蘋果公司總部下半旗致哀

2011年10月4日,執行長提姆·庫克第一次主持產品發表會,推出iPhone 4S。在2011年10月5日下午3時左右,喬布斯於美國加州的寓所逝世。他的死亡證明副本顯示呼吸驟停是他的直接致死原因,而轉移性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則是死亡的根本原因。享年56歲。賈伯斯的家人發佈聲明,說賈伯斯「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靜地離去」[41][42]。隨後,蘋果公司也發佈了相關聲明[43]。

喬布斯去世後,蘋果公司更改網站首頁,顯示的是喬布斯的大幅黑白照片及他的生卒年份。圖片連結至一份簡短的訃聞——

一位眼光宏大、深富創造力的天才永遠離開了Apple,世界也同時失去一位卓爾不凡的人物。有幸認識並與Steve共事的我們,則失去了一位摯友與精神導師。他留下一間唯有他才能創造出來的企業,他的精神將是Apple永恆的基石。

內容即為10月5日的蘋果公司官方聲明,一同發佈的還有一個電子郵箱,以供各界人士分享回憶與哀悼等內容[44]。

當天,Google則在首頁搜尋欄下掛上了「Steve Jobs, 1955 - 2011」的鏈接,使用者若點擊「Steve Jobs」的互聯網鏈接,畫面將轉至蘋果公司更改的網站首頁。這也是Google首次以這種方式紀念一位逝去的人物[45]。

喬布斯的追思會於10月16日傍晚在斯坦福大學舉行,但只是私人性質,而沒有對外開放。[46]美國《紐約時報》於10月30日刊登了喬布斯的妹妹莫納·辛普森(Mona Simpson)在10月16日喬布斯葬禮上的悼詞,分享一些從史蒂夫的生活、疾病以至臨終時所學到的東西。[47][48][49][50]

喬布斯的財產包括房產、股票等已在生前交由信託公司管理。[51]

2012年10月5日繼史蒂夫·喬布斯去世一周年後,蘋果在其各種語言版本的官方網站上放置了留念視頻,視頻裡面回顧了喬布斯在蘋果發布的各種經典產品和經典語錄,視頻播放完後出現了由蘋果現任CEO提姆·庫克寫的緬懷語: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喬布斯在去年這個時候的離去都是非常傷心和困難的時刻。我希望今天的所有人都能反思他非凡的一生,以及他一直為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所做的一切。

蘋果是史蒂夫帶給這個世界最偉大的禮物之一,沒有任何其它公司帶來了這樣的創新,或者是給自己設置了如此高的標準。我們的價值源於喬布斯,他的精神將是蘋果永遠的基礎。我們有權力和責任將他的遺產帶向未來。

我為我們目前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我們推出了用戶喜歡的產品,並致力於設想能在未來打造出取悅用戶的新產品。這是獻給喬布斯以及他所代表的一切的最好禮物。[52]

——提姆·庫克

相关文章